小紅書被利用作販賣嬰兒平臺!有民間打拐者臥底近3個月,從小紅書接觸到販嬰中介,發現中介以15萬元(人民幣,下同)出售僅14天大男嬰。報道指,中介今年已售出17名幾天至2歲大的嬰孩,部份還是在胎中的“期貨”,中介月收入達8萬元。
據民間打拐者上官正義及紅星新聞指,是次臥底追查耗時近3個月。上官正義稱在小紅書發現販嬰中介蘇某博行蹤,于是“放蛇”調查。
山西臨汾人蘇某博,22歲,在溝通過程中,不斷催促記者要買趁早,“已經生出來的(嬰幼兒),你要抱,都無所謂,過來抱就可以。”
至10月19日,蘇某博表示要到江蘇無錫,與來自福建的一名買家交收一名男嬰,準臥底見證交易過程。
按蘇提供的江陰市某醫院的出生證明顯示,男嬰出生于10月6日,因母親“男朋友跑了”而售子。
▲僅22歲的販嬰中介蘇某博。微博
▲販嬰交易的聊天紀錄。微博
▲販嬰交易的聊天紀錄。微博
▲販嬰中介提供的待售嬰兒資訊。微博
▲被賣出的嬰兒的醫生證明。微博
▲福建來的買家與販嬰中介(右)交涉。微博
▲賣家在車上點算“貨款”。微博
賣家人多交易一度被叫停
蘇某博稱,交易將在車上完成,“只有幾分鐘。”雙方抵達江陰市延陵東路某酒店見面,買家共3男2女;當地另一販嬰中介則負責帶路往接孩子。由于買家人數太多及乘坐的士,當地中介在不斷繞圈后,終以的士駛入嬰兒所在屋苑太引人注目為由,終止交易,雙方回到酒店談判,一度陷入僵局。
至近兩小時后,不想暴露自己車牌的買家,終肯自己駕車繼續交易。當晚約10時,買家按中介發來的定位,駛到當地的宏通路口等候。
臥底則與蘇某博等2名中介,繞路后到了附近一屋苑,由當地中介離車領取待售嬰兒及送養協議。等待約15分鐘后,當地中介回來,從其帶來文件顯示,售嬰的母親為貴州人,2006年出生。
中介返回宏通路,將男嬰交給福建買家方的1名婦女,對方抱著嬰兒上了自己車輛,第一時間檢查嬰兒性別。1名男買家則提著黑色膠袋,上了中介車,表示袋中為給當地中介的7.8萬現金,及以轉賬方式將7.2萬付予蘇某博的“大佬”。
至于交易總額為何由12萬加至15萬,蘇某博向臥底解釋,因買家突然增加交易人數,令知情者太多,風險增加要加價。
他又指,交易多以現金進行以防被追查。如買家一定要轉賬付款,中介會預先準備一個安全的戶口,完成交易后會取消。
蘇某博向“準買家”的臥底透露,完成交易后,會帶臥底到蘇州找“嬰兒”。蘇某透露,他30多歲的“大佬”,在山西臨汾有一間傳媒公司,“大佬”專責向醫院等渠道物色可出售的嬰孩;公司中像蘇某博般負責外勤交易的有4人;其他人負責處理幾十個小紅書賬號的網絡業務,大部份員工也具有傳媒經驗。
今年已售17嬰逾20買家輪候
蘇某博稱,自己今年才入行,年初至今已售出17名幾日大至2歲的嬰孩,當中有未出生的“期貨”,月均收入8萬元。
蘇某博還說,目前買家要排隊,已有逾20名在輪候。他還強調自己“可以昧良心,不能喪良心”,不會騙人,會做好把關工作,確保經手的是健康嬰兒。
臥底記者在見證交易后,就販嬰問題報警。據極目新聞20日報道,經無錫市權威管道獲悉,無錫警方目前已介入調查,并拘捕部分涉案人員。